文/李偉任醫師
臨床上有非常多患者
一直都有排便不暢的問題
其實先撇開便秘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飲食及生活工作的壓力
來就診的患者中
十之八九都有腸胃功能不良的問題
我有一個患者
26歲女性
自有記憶以來一直都便秘
伴有頭痛已久,泛酸,口渴等等症狀
之前吃了其他醫師開的軟便藥及頭痛藥
川芎茶調散和潤腸丸之類
效果並不好
我看了看,苔是膩的
整體偏熱像
用了黃連溫膽湯加減
開了六天
患者再下次回來後很好奇地問
為什麼醫師你開的藥
並沒有軟便之類的藥物
怎麼這週上廁所就順了許多
其實便祕並不一定都要用軟便藥物
很多臨床患者的便秘都是體內有熱
這種情況
很多患者只要體內的熱清了,大便自然也就順了
便祕的定義為:持續的每週排便次數小於3次,則可稱之為便秘
原因有很多
包括纖維,水分之攝取不足,長時間久坐,以及環境之改變
當懷孕、旅行及食物改變時,便秘可能會加重
當有便意時,忽略了要去上廁所,也常是形成便秘的原因之一
年紀大的或者狀況比較不好的便秘
則要考慮大腸狹窄或腫瘤產生
所以當便秘持續存在時,最好去請大腸直腸外科醫生做進一步之檢查
西醫常用的軟便藥
如MgO, sennoside, lactulose等等
很多患者長期服用
較容易有依賴性
中醫方面
我把便祕分為三類
1.實證:與體內有熱或氣機不暢有關,會有腹部脹滿,口乾口臭,泛酸噯氣,大便不順,偏硬偏臭等症狀
2.虛證:可分為氣虛,血虛或體內虛寒,氣虛患者雖有便意,但臨廁時則乏力且汗出短氣;血虛患者大便如羊屎狀,面色萎黃,頭暈目眩心悸
3.虛實夾雜:很多便祕已久的患者,是陰虛有火的的狀況,此時需要滋陰降火即可通便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