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偉任醫師
近來門診有好些月經問題的女性患者
包括了痛經、更年期綜合症、月經周期不規則以及閉經等等
今天先來談談閉經
其他如更年期、週期不規則等之後再提
無月經症-閉經
閉經指月經沒有來
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如青春前期、妊娠期、哺乳期、或絕經後期
屬於正常現象
要討論的為病理性閉經
主要分為兩種
1.原發性閉經:年齡超過18歲,月經尚未來潮(也有16歲的說法)
2.繼發性閉經:以往曾建立正常月經,但此後因某種病理性原因而月經停止6個月(也有3個月的說法),或按自身原來月經週期計算停經3個週期以上者
臨床上以繼發性閉經較為常見
下視丘-腦下垂體-卵巢-子宮軸
了解月經疾病前
首先需要先了解女性荷爾蒙的內分泌系統
附上一張中文解說圖
腦中的下視丘和腦下垂體是控制女性荷爾蒙的司令部
當大腦下達指令時,就會分泌性腺刺激荷爾蒙
這時候卵巢就會開始工作,分泌女性荷爾蒙雌激素與黃體素
其中任何一部份出問題
都有可能造成女性月經的疾病
原發性閉經
原發性閉經較為少見
往往由於遺傳學原因或先天發育缺陷引起
例如子宮陰道發育不全(大約佔20%)
英文病名為Mayer Rokitansky Kuster Hauser syndrome,簡稱MRKH
也有因為性腺發育不全所引起的狀況(約佔35%)
如因性染色體異常引起的透納氏症候群(Turner Syndrome),缺少一個X染色體或其分化不完全。
其他如下視丘-腦垂體-卵巢中的激素分泌異常,或者對激素的反應異常
也可能會發生閉經的情況
中醫方面
對於原發性閉經,必須先經過檢查排除是結構上或其他的問題,再加以調理
臨床上是以肝腎不足的證型居多
治法以補腎為主
繼發性閉經
繼發性閉經的發生率較原發性閉經至少高10倍
病因複雜,以下視腦性閉經(55%)最常見,其次依序為腦下垂體(20%)、卵巢(20%)及子宮性閉經(5%)
下視丘型閉經是最常見的一類閉經,以功能性原因為主
1.緊張應激:
多見於年輕未婚婦女,從事緊張腦力勞動者。盼子心切或畏懼妊娠等強烈的精神因素也可干擾內分泌功能而發生假孕性閉經。閉經多為一時性,通常很快自行恢復,也有持續時間較長者。
2.體重下降和營養缺乏:
中樞神經對體重急劇下降極為敏感,而體重又與月經聯繫緊密,不論單純性體重下降或真正的神經性厭食均可誘發閉經。
3.過劇運動:
劇烈運動如長跑易致閉經,肌肉/脂肪比率增加或總體脂肪減少可使月經異常。運動劇增後,促性腺釋放激素的釋放會受到抑制,而引起閉經。
4.藥物:
如精神疾病用藥,會導致閉經,如Perphenazine、Chlorpromazine等。
5.顱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
是腦垂體、下視丘性閉經的罕見原因,瘤體增大壓迫下丘腦和垂體柄時,可引起閉經、生殖器官萎縮、肥胖、顱壓增高、視力障礙等症狀,稱肥胖生殖無能營養不良症(adiposogenital dystrophy)。
垂體性閉經的主要病變在腦垂體。影響促性腺激素的分泌,繼而影響卵巢功能而引起閉經
1.垂體梗死:
例如席恩氏症候群(Sheehan Syndrome),由於產後大出血休克,造成腦下垂體前葉的壞死,但較少見。
2.垂體腫瘤:
如催乳激素腺瘤、生長激素腺瘤、促甲狀腺激素腺瘤、促腎上腺皮質激素腺瘤以及無功能的垂體腺瘤。
3.空蝶鞍綜合症:
因蝶鞍擴大壓迫垂體發生高催乳激素血症,常見症狀為閉經,有時泌乳
卵巢性閉經的原因在卵巢。原因為卵巢分泌的性激素不足,子宮內膜不發生週期性變化而導致閉經
1.卵巢早衰:
40歲前絕經者稱卵巢早衰,常伴更年期症狀,具低雌激素及高促性腺激素特徵。
2.卵巢切除或組織破壞:
雙側卵巢已手術切除或經放療破壞卵巢組織,導致閉經。嚴重的卵巢炎也可破壞卵巢組織而閉經。
3.卵巢功能性腫瘤:
如產生雄激素的睾丸母細胞瘤(androblastoma)、卵巢門細胞瘤(hilar cell tumor)等
4.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
由於LH/FSH比率高於正常;雄激素產生過多,表現為閉經、不孕、多毛和肥胖,且雙側卵巢增大,持續無排卵。
子宮性閉經,月經調節功能正常,第二性徵發育也往往正常,但子宮內膜受到破壞或對卵巢激素不能產生正常的反應,從而引起閉經。
1.Asherman 綜合症:
是子宮性閉經最常見的原因,又稱子宮粘黏綜合症(intrauterine adhesion,IUA),因人工流產刮宮過度或產後、流產後出血刮宮損傷引起,尤其當伴有子宮內膜炎時,更易導致宮腔粘連或閉鎖而閉經。子宮頸粘連者有月經產生,但不能流出;子宮完全粘連者則無月經。
2.子宮內膜炎
3.子宮切除後或宮腔放射治療後
其他內分泌功能異常,如甲狀腺、腎上腺、胰腺等功能紊亂也可引起閉經,常見的疾病為甲狀腺功能減退或亢進、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腎上腺皮質腫瘤等。
中醫對於閉經的看法
主要需先分虛、實
通常以虛證多見
實證會有胸脅脹滿,小腹脹痛等症狀
虛證會有頭暈肢軟納差,心悸失眠,腹部較無脹痛的情況
大概可分為四型
1.肝腎不足型
此型患者會有月經超齡未至,或初經較遲,會有腰膝痠軟、耳鳴等症狀,可分為陰虛及陽虛或陰陽兩虛,可用歸腎丸等治療。
2.氣血虛弱型
月經由後期量少而漸至停閉,易有面色蒼白萎黃,頭暈目眩,心悸,倦怠疲勞,便軟腹瀉等症,方用八珍湯加減,如伴有陰虛熱證及血瘀,可用柏子仁丸加減,熱更盛有火的話,需加入黃芩、黃連。
3.氣滯血瘀
月經數月不行,煩躁易怒,胸脅脹滿,少腹脹痛拒按,舌紫暗有瘀點,常帶脈澀,以活血化瘀之法治療,方用血府逐瘀湯等。
4.痰濕阻滯
這型患者通常體型肥胖,月經停閉,胸悶,常有嘔吐噁心感,痰多,倦怠疲累感嚴重,苔膩脈滑,方用蒼附導痰丸加入佛手散(芎歸湯)治療。
針灸治療方面,經閉有氣滯血瘀或痰濕情況的患者,可配合針灸治療,治以行氣活血及健脾燥濕之穴位,如四關穴,脾經之三陰交及胃經之足三里、豐隆等穴道。
病案舉例
這個月李醫師有遇到一位可供大家參考的案例
舉例如下:
2014/12初
沈小姐第一次來李醫師門診看診
沈小姐為39歲女性,體型微胖
主訴為月經未至已經兩年
此兩年間在婦產科追蹤治療,影像如婦科超音波檢查及抽血數值皆正常,並無卵巢早衰,無FSH及LH數值過高更年期的狀況
婦產科催經藥物及催經針無效
問診方面:
每月皆會肚臍附近定點疼痛, LMP:兩年前,G6-7P2A4-5(育有一子一女,墮胎過4-5次)
長期腸胃差,睡眠日夜顛倒
舌脈:
舌紅 苔薄白,兩尺脈澀,尺脈按之疼痛
李醫師詳細了解後,此患者目前尚無卵巢衰退的情況,脈症合參,以氣滯血瘀問題處理為先
處以過期飲、女科柏子仁丸等活血化瘀之藥物
患者一週回診後
自述服藥後兩天月經來潮,量較少,持續兩天,經來腹痛,需服止痛藥物
後續應持續已中醫調經法治療
此案例較特別
患者對中藥反應較婦產科催經針藥來的強烈許多
總結
閉經患者應該接受檢查後
就診中醫持續治療調理
就會慢慢恢復至規律的經期
留言列表